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地产“裁员潮”的真相
环宇杂谈
当前,我国政策大方向是“去地产依赖”,而不是“去地产”。
李宇嘉
上半年还在大规模“招兵买马”的地产商们,近期竟然屡屡爆出裁员绯闻。某房企巨头,从高周转到事故不断,再到主动降速和裁员,坏消息不断。内部人士告诉笔者,裁员子虚乌有,实际情况是以控制编制优化人员。什么意思?一个萝卜一个坑,不出人就不能进人,有的部门“只出不进”。好理解,速度降下来了,过去支撑高周转链条运转的一些部门或要“瘦身”了,如过去要求“当天出图”的设计条线;拿地少了,拓展团队不用四处找地。
当然,有的企业裁员消息还是确切的,特别是过去几年全国化布局快、高价拿地多的企业。现在,项目重仓的城市或区域,有的深受调控冲击,需求急剧萎缩(比如京津冀、海南(楼盘)等),有的限价管制严格,高价地无法入市,有的旧改或规划红利落不了地,既有项目推不下去。残酷的现实摆在面前,而前端融资“关闸口”、后端销售“难回款”又形成双重挤压。再加上,掷地有声的“遏制房价上涨”摧残大家预期,1~7月有800宗地流拍,部分企业准备要提前过冬了。
这是企业对环境的本能反应,没什么奇怪的。因为,自主也好、倒逼也罢,去产能、淘汰僵尸企业、环保风暴的大旗下,实体经济“瘦身”去年已展开。更早一些,互联网冲击和强势渠道商盘剥,商业和分销领域的实体企业惨不忍睹。互联网红利开始衰减,万达的网科去了两次产能,共享单车只剩一家还在苦撑;火热的金融行业,现在也在“去产能”,资管新规后倒下的影子银行不胜其数,之前报道券商营业部的盈利不及隔壁的拉面馆,近期其投行和研究所开始缩编。
房地产降低周转、减少拿地和裁员一样,都是市场下行期、“赚快钱”的资产红利期消退的结果,那些盲目扩张、割韭菜的企业最受冲击。这些高歌猛进的企业,总对未来有很高预期,总觉得人不够用,招聘赶不上业务,到处设事业部、区域公司。现在大势有变,不得不干掉机构、人员做鸟兽散。
红利在的时候、市场好的时候,貌似个个能力很强、谁都能赚钱。企业往往采取人海战术冲业绩,人均效能不重要,跟着吃大锅饭也没问题。于是,规模导向下,诞生了很多“只会执行、不会思考”、“只会做外延扩张、不会搞开拓市场”的人,慵懒的、跟在后面混日子的“小白兔”更多。近年来,职场上牛哄哄的人突然多了,动辄就豪言曾经操盘多少亿的项目,特别是投资口、并购口、营销口、资本运作口等。潮水褪去,业绩压力层层传导,才发现裸泳者接不住。
当前,融资难、回款难,市场确实下行了,但远没有差到悲观的时候,更没有到2008~2009年那般下坠。近期,当我们非常谨慎(甚至集体悲观)、缩减拿地时,港资房企却在杭州(楼盘)百井坊、上海(楼盘)虹口天际创出新地王。这一幕与近期A股跌倒3000点以下,外资沉着冷静地大规模抄底如出一辙。往近了看,商品房销售还在增长,上市房企半年个个报喜;往远了看,国家鼓励大家过上美好生活,衣食住行四大领域,现在来看,唯独住得“不美好”,楼市空间还很大。
当前,我国政策大方向是“去地产依赖”,而不是“去地产”, 80年代城镇化率已达80%的美国,最近两轮经济回升(互联网泡沫后和次贷危机后),楼市仍功不可没。只要好好盖“人住的”、“办公的”、“产业用的”房子,永远能立足。金融也好、地产也好、互联网也好,最大问题是,过惯轻松收割红利的好日子,很多人“头重脚轻根底浅”。有的裁员,稳扎稳打地在大规模校招,储备人才,传统地产开发类的招聘少了,产业地产、园区运营、公寓等人才需求增加了。市场下滑会倒逼转型,继续安逸或等新周期是徒劳,必须要与企业一起转型,这由不得你。
(作者系资深地产研究人士)
“财经新闻网”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
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认同其内容数据或观点的真实性。
- 声音提醒
- 60秒后自动更新
12月12日,双十二来临之际,《南方周末》的一篇报道就解开了不少人的困惑,南极人品牌所有商品均不自己生产,品牌的拥有方南极电商只是品牌的运营方和吊牌的出售者。网上的南极人店铺有多少呢?目前南极人旗下全品牌授权经销商有846家,合作经销商3427家,授权店铺4442家。从2018年年初至今,南极人已经14次被国家质监部门及地方消费者协会拉入不合格产品黑名单。这样的滥授权,会不会毁掉南极人这个品牌?
01:44【跨境电商逆势增长22.3%,预计年底将突破9万亿大关】9月8日,《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17-2018》在厦门发布。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全年全社会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规模达到29.16万亿元,交易额同比增长11.7%,是2013年的2.8倍。其中跨境电商交易额达8.2万亿元,同比增长22.3%,预计2018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将达到9万亿以上,占全球交易总额40%以上。
08:00【新华制药等10家企业药品不合格】9月7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称,经吉林省药品检验所等6家药品检验机构检验,新华制药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生产的15批次药品不符合规定。
08:00【方星海:积极有序推进中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表示,今年以来,中国期货市场在对外开放方面呈现出品种、 机构、投资者“三箭齐发”的良好态势。下一步,中国证监会将按照国家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总体部署,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兼顾、 近期以“引进来”为主的方针,顺势而为,积极有序地推进中国期货市场的对外开放。
08:00【海通证券姜超:债市短期震荡 长期依旧向好】海通证券姜超研究团队认为,受通胀预期、供给放量和美国加息影响,债市短期受到冲击。但从经济基本面看,目前无论是需求还是生产都明显回落,而通胀也是短升长降,债市长期依旧向好,调整就是配置机会。政府债券发行放量短期弥补了社会融资的回落,但社会融资当中收缩的主要是影子银行,而新增的融资主要流向了政府部门,依赖于影子银行融资的房地产、融资平台等机构仍面临债务违约风险冲击,未来仍需以中高等级债券为主展开配置。
08:00【2018世界制造业大会】郑建邦说,这次首届世界制造业大会,确立了“创新驱动,制造引领,拥抱世界新工业革命”的主题,恰逢其时,意义重大。中国制造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放眼全球,未来制造业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中国愿意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面对全球产业竞争格局调整带来的巨大挑战,中国制造业发展也给世界各国带来重大合作机遇。
08:00【汽车专家贾新光:国内新能源车的窗口期只有3-5年】中国首届新能源汽车产业峰会于9月9日在山东德州齐河县开幕。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常务理事贾新光在会上表示,面对特斯拉入华、国外电池技术日趋成熟,留给中国新能源车企的时间已经不多,窗口期只有3-5年。当前,应当抓紧电池技术的研究。
08:00【美国多举措力保人工智能“领头羊”地位】今年以来,美国通过强化政策支持、推动国会立法、加大研发投入等多项措施,优先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力图保持人工智能时代“领头羊”地位。除对内构建人工智能体系外,美国政府对外还采取积极策略,对各国的人工智能发展进行跟踪与评估,并通过各种手段遏制竞争对手的发展。(新华社)
08:00【石墨电极企业现货供应吃紧状态 石墨电极价格有望继续上涨】截止本周五止, 国内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直径300-700mm主流出厂含税价格5万-13万元\/吨,高功率石墨电极直径300-500mm主流出厂含税价格4.5万-6.5万元\/吨,普通功率石墨电极直径300-500mm主流出厂含税价格3万-4万元\/吨。分析称,石墨电极价格低位反弹以及现货紧张,都给下游采购带来积极信号,市场买涨情绪渐增。后市看石墨电极价格下跌行情结束,震荡上行开启,但是否能够大幅反弹有待市场验证。
08:00【北京市住建委:互联网平台房源须信息真实并实时更新】北京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日前表示,互联网平台作为房源发布主渠道,必须做到房源信息、经纪人信息真实并实时更新。开展互联网房源信息执法检查是一项长期工作,北京住建执法部门每周都会安排执法人员对各网站房源信息发布情况进行专项执法检查。(新华网)
08:00【《全球石墨烯产业研究报告(2018)》正式发布】 2018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新闻发布会在西安召开,由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产业研究中心编写的《全球石墨烯产业研究报告(2018)》正式发布。 据统计,截至2017年12月底,我国从事石墨烯的研发、生产、销售、推广等相关单位的数量达到4800多家,石墨烯产业的市场规模增长至70亿元,石墨烯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趋势,石墨烯应用企业已经初具规模,并形成了良性循环的状态。
08:00【期货公司分类评价结果出炉 19家获得“AA”评级】2018年期货公司分类评价结果日前正式揭晓。期货行业149家期货公司都参与分类评价,其中80家期货公司维持评级不变,而且期货行业头部公司继续保持稳定格局。数据显示,19家期货公司被评为“AA”级,较去年减少3家。A类公司数量与去年持平,均为37家;B类公司数量由去年的100家降至94家;C类公司数量由去年的8家增至16家;D类公司数量由去年的4家降至2家。(券商中国)
08:00【中国电影票房达467亿元】第四届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8日在长春举行。据介绍,截至9月7日,中国电影票房达467亿元,同比增长16%,国产影片份额超65%,票房前10名影片中国产片占7部,且包揽前4位。(一财)
08:00【北京:2017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量达543万吨标准煤】2017年,北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量达到543万吨标准煤,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7.6%。据了解,《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北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总量达到620万吨标准煤,较2015年增长35%以上,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8%以上。(新华社)
08:00【《殡葬管理条例》时隔21年拟大修,5项基本服务实行政府定价】民政部7日公布的《殡葬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国家建立基本殡葬公共服务制度,提供遗体接运、暂存、火化、骨灰存放以及生态安葬等基本殡葬服务,实行政府定价并动态调整。针对殡葬设施管理,征求意见稿规定,严格限制公墓墓位占地面积、墓碑高度和使用期限。公益性公墓、骨灰堂的墓位、格位价格实行政府定价并动态调整。经营性公墓的墓位用地费和维护管理费实行政府指导价。(新华社)
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