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
首页 > 股票 > 证券要闻 > 正文

券商结算模式常规化 难撼银行托管地位

2019-01-07 06:00:06 来源:国际金融报

  公募开启券商结算试点已满一周年。业内人士认为,券商结算模式有望在2019年由试点转为常规。新模式之下,券商托管业务能否迎来新机遇,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券商结算试点再深化

  为了推动托管资格和结算资格审批分离,逐步将托管行结算模式变更为证券公司结算模式。2017年12月,监管机构发起公募基金采用证券公司结算模式业务试点,恒越基金、东方阿尔法、凯石基金、博道基金、国融基金、青松基金(现已更名为“合煦智远基金”)6家新成立的公募基金成为首批参与试点的公司。

  券商结算和银行结算有何不同?一位券商分析师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试点新模式之前,公募基金通过租赁证券公司交易单元,其交易指令直接发送至交易所,结算参与人一直由托管行担当。改由证券公司结算后,券商需对产品的交易行为实时验资验券,并承担起对公募基金异常交易行为的监控职责。两种模式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资金结算和数据传输上,在券商结算模式下,指令传输的速度可能会慢于管理人直接报单,后台的效率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估值。

  近日,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公募基金券商交易结算试点模式基本确定在2019年初从试点转为常规,即2019年新发公募必须走券商结算模式。

  他还预计,2020年以后,公募基金的分仓格局和模式会因结算制度的改变而发生显著变化。对于销售能力较强的大券商而言,这种结算模式对其扩大分仓佣金比较有利。

  无独有偶,招商证券(行情600999,诊股)(港股06099)非银金融团队此前也发布观点称,当公募基金的托管银行不再具备结算职责后,公募基金托管可能更多转向能够提供交易、结算、托管、研究等一系列服务的证券公司。当前每年数十亿元的公募托管市场蛋糕将有望重新划分。

  银行托管仍处垄断地位

  公募基金的券商结算模式常规化后,真的能为券商的托管业务带来发展机遇吗?

  目前,机构产品的结算模式主要分为两种:一是券商结算模式,即证券公司在中登机构开设结算资金账户,客户委托证券公司为其完成资金的结算交收;二是托管人结算模式,一般指托管银行结算,托管银行以自身名义在中登机构开设结算资金账户,为托管产品进行资金的结算交收。

  而一直以来,银行托管在基金行业几乎处于垄断地位。Wind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基金托管总资产高达13.29万亿元。其中,由券商托管的基金资产为1363.76亿元,约占基金总托管规模的1.03%,其余98.97%均托管在银行。

  一家试点公司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券商想要瓜分基金托管这块蛋糕很难。“因为对基金公司而言,终极目标是获取客户。券商的客户规模和银行比,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如果不用银行托管,银行就更不会给基金公司卖产品了”。

  一位券商人士对此表示认同:“公募基金结算模式的变化,是监管层对银行结算模式风险敞口闭合的一个考量。在新的结算模式下,对银行托管可能会有一定冲击,但对于其托管市场份额影响不大,因为公募基金更多地依赖银行的代销渠道。”

“财经新闻网”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

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认同其内容数据或观点的真实性。

  • 声音提醒
  • 60秒后自动更新
  • 12月12日,双十二来临之际,《南方周末》的一篇报道就解开了不少人的困惑,南极人品牌所有商品均不自己生产,品牌的拥有方南极电商只是品牌的运营方和吊牌的出售者。网上的南极人店铺有多少呢?目前南极人旗下全品牌授权经销商有846家,合作经销商3427家,授权店铺4442家。从2018年年初至今,南极人已经14次被国家质监部门及地方消费者协会拉入不合格产品黑名单。这样的滥授权,会不会毁掉南极人这个品牌?

    01:44
  • 【跨境电商逆势增长22.3%,预计年底将突破9万亿大关】9月8日,《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17-2018》在厦门发布。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全年全社会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规模达到29.16万亿元,交易额同比增长11.7%,是2013年的2.8倍。其中跨境电商交易额达8.2万亿元,同比增长22.3%,预计2018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将达到9万亿以上,占全球交易总额40%以上。

    08:00
  • 【新华制药等10家企业药品不合格】9月7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称,经吉林省药品检验所等6家药品检验机构检验,新华制药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生产的15批次药品不符合规定。

    08:00
  • 【方星海:积极有序推进中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表示,今年以来,中国期货市场在对外开放方面呈现出品种、 机构、投资者“三箭齐发”的良好态势。下一步,中国证监会将按照国家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总体部署,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兼顾、 近期以“引进来”为主的方针,顺势而为,积极有序地推进中国期货市场的对外开放。

    08:00
  • 【海通证券姜超:债市短期震荡 长期依旧向好】海通证券姜超研究团队认为,受通胀预期、供给放量和美国加息影响,债市短期受到冲击。但从经济基本面看,目前无论是需求还是生产都明显回落,而通胀也是短升长降,债市长期依旧向好,调整就是配置机会。政府债券发行放量短期弥补了社会融资的回落,但社会融资当中收缩的主要是影子银行,而新增的融资主要流向了政府部门,依赖于影子银行融资的房地产、融资平台等机构仍面临债务违约风险冲击,未来仍需以中高等级债券为主展开配置。

    08:00
  • 【2018世界制造业大会】郑建邦说,这次首届世界制造业大会,确立了“创新驱动,制造引领,拥抱世界新工业革命”的主题,恰逢其时,意义重大。中国制造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放眼全球,未来制造业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中国愿意与国际社会一道共同面对全球产业竞争格局调整带来的巨大挑战,中国制造业发展也给世界各国带来重大合作机遇。

    08:00
  • 【汽车专家贾新光:国内新能源车的窗口期只有3-5年】中国首届新能源汽车产业峰会于9月9日在山东德州齐河县开幕。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常务理事贾新光在会上表示,面对特斯拉入华、国外电池技术日趋成熟,留给中国新能源车企的时间已经不多,窗口期只有3-5年。当前,应当抓紧电池技术的研究。

    08:00
  • 【美国多举措力保人工智能“领头羊”地位】今年以来,美国通过强化政策支持、推动国会立法、加大研发投入等多项措施,优先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力图保持人工智能时代“领头羊”地位。除对内构建人工智能体系外,美国政府对外还采取积极策略,对各国的人工智能发展进行跟踪与评估,并通过各种手段遏制竞争对手的发展。(新华社)

    08:00
  • 【石墨电极企业现货供应吃紧状态 石墨电极价格有望继续上涨】截止本周五止, 国内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直径300-700mm主流出厂含税价格5万-13万元\/吨,高功率石墨电极直径300-500mm主流出厂含税价格4.5万-6.5万元\/吨,普通功率石墨电极直径300-500mm主流出厂含税价格3万-4万元\/吨。分析称,石墨电极价格低位反弹以及现货紧张,都给下游采购带来积极信号,市场买涨情绪渐增。后市看石墨电极价格下跌行情结束,震荡上行开启,但是否能够大幅反弹有待市场验证。

    08:00
  • 【北京市住建委:互联网平台房源须信息真实并实时更新】北京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日前表示,互联网平台作为房源发布主渠道,必须做到房源信息、经纪人信息真实并实时更新。开展互联网房源信息执法检查是一项长期工作,北京住建执法部门每周都会安排执法人员对各网站房源信息发布情况进行专项执法检查。(新华网)

    08:00
  • 【《全球石墨烯产业研究报告(2018)》正式发布】 2018中国国际石墨烯创新大会新闻发布会在西安召开,由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产业研究中心编写的《全球石墨烯产业研究报告(2018)》正式发布。 据统计,截至2017年12月底,我国从事石墨烯的研发、生产、销售、推广等相关单位的数量达到4800多家,石墨烯产业的市场规模增长至70亿元,石墨烯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趋势,石墨烯应用企业已经初具规模,并形成了良性循环的状态。

    08:00
  • 【期货公司分类评价结果出炉 19家获得“AA”评级】2018年期货公司分类评价结果日前正式揭晓。期货行业149家期货公司都参与分类评价,其中80家期货公司维持评级不变,而且期货行业头部公司继续保持稳定格局。数据显示,19家期货公司被评为“AA”级,较去年减少3家。A类公司数量与去年持平,均为37家;B类公司数量由去年的100家降至94家;C类公司数量由去年的8家增至16家;D类公司数量由去年的4家降至2家。(券商中国)

    08:00
  • 【中国电影票房达467亿元】第四届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8日在长春举行。据介绍,截至9月7日,中国电影票房达467亿元,同比增长16%,国产影片份额超65%,票房前10名影片中国产片占7部,且包揽前4位。(一财)

    08:00
  • 【北京:2017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量达543万吨标准煤】2017年,北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量达到543万吨标准煤,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7.6%。据了解,《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北京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总量达到620万吨标准煤,较2015年增长35%以上,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8%以上。(新华社)

    08:00
  • 【《殡葬管理条例》时隔21年拟大修,5项基本服务实行政府定价】民政部7日公布的《殡葬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提出,国家建立基本殡葬公共服务制度,提供遗体接运、暂存、火化、骨灰存放以及生态安葬等基本殡葬服务,实行政府定价并动态调整。针对殡葬设施管理,征求意见稿规定,严格限制公墓墓位占地面积、墓碑高度和使用期限。公益性公墓、骨灰堂的墓位、格位价格实行政府定价并动态调整。经营性公墓的墓位用地费和维护管理费实行政府指导价。(新华社)

    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