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
首页 > 财经 > 企业新闻 > 正文

上海莱士完成收购南岳生物,布局生物制品创新蓝图

2025-06-26 14:16:12 来源:中华热点

  6月20日,上海莱士血液制品股份有限公司(002252,以下简称“上海莱士”或“公司”)发布公告,南岳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岳生物”)完成了相关工商变更登记手续。本次登记完成后,公司持有南岳生物100%的股权,并开始将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收购南岳生物也是海尔集团入主上海莱士之后,公司完成的首个血液制品企业并购。本次收购完成后,上海莱士合计将拥有6张血液制品牌照和53家浆站。

  近年最大规模血液制品企业收购奠定成长空间,迈出“拓浆”重要一步

  南岳生物拥有41年血液制品安全生产历史,是国家首批血液制品生产企业之一、湖南省唯一拥有GMP证照的血液制品生产厂家,也是国家血液制品动员中心企业,承担着紧急状况下血液制品的动员生产和战略储备任务。

  南岳生物现有3大类9种产品,种类较为丰富。其中,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两个品种是湖南省医药工业“十二·五”重点发展产品。人凝血因子Ⅷ被认定为湖南省生物医药产业链重点品种(第一批)。人凝血酶原复合物、人凝血因子Ⅷ、人纤维蛋白原三个新产品被列入国家“十二·五”新药创制重大专项。正在研制的高收率(10%)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富集IgM人免疫球蛋白、人抗凝血酶Ⅲ为湖南省重点科研项目。

  收购完成后,上海莱士在湖南省将拥有11家单采血浆站及1家分站,区域优势更加凸显。2024年,南岳生物采浆量达到278吨,叠加公司自身采浆规模(2024年突破1,600吨),上海莱士的采浆量将快速迈向“2,000吨大关”。此外,南岳生物的设计产能达到500吨。2023-2024年,我国全行业采浆量同比增长分别达到18.6%、10.9%。上游采浆稳健增长的基础上,无论是南岳生物亦或是上海莱士自身的产能,未来都有望得到进一步释放。

  在血液制品行业“采浆量大、产能规模高,营收和利润才能增长”的逻辑下,上海莱士将继续巩固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现阶段而言,采浆量和血浆综合利用率仍是血液制品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两个重要发力点。采浆量直接决定企业的收入规模,在血浆量一定的情况下,能从血浆中提取出的产品种类越多就意味着血浆利用率越高。无论是采浆量直接增长,还是产品线协同互补,收购南岳生物对于上海莱士而言都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据业内人士表示,上海莱士并非当初唯一有意南岳生物的买家。在国家自2001年起不再批准设立新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行业整合持续加速的背景下,南岳生物是行业内仅存不多的优质血液制品标的。而从近些年的行业收购案例来看,南岳生物无论是产能、采浆量、产品种类以及转让金额,都是血液制品行业内较大的一起并购交易。最终,南岳生物被上海莱士纳入麾下。

  从上海莱士的历史沿革来看,公司自2013年至2024年,通过多起收购,浆站数量从12家跃升至44家,构建了一张遍布11个省(自治区)的血液制品版图,根据2024年度报告显示,2024年上海莱士的采浆量突破1,600吨‌,创下了历史新高.‌

  在这个过程中,公司迅速崛起成为行业领军企业,这得益于上海莱士对于收购浆站这一稀缺资源的坚定。

  在历史上的多笔交易中,2013年收购同路生物对公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购同路生物使上海莱士直接增加了14个血浆站(含3个在建)和近400吨的采浆能力。更关键的是,上海莱士的产品类别从7个一举扩大到12个,涵盖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并列当时的中国首位。彼时,同路生物的营收约4亿元,上海莱士的营收不到5亿元,收购完成后,2014年上海莱士营业收入一举突破10亿元大关,达到13.20亿元,并经过10年快速发展,2024年上海莱士营业收入达到81.76亿元的规模。

  据了解,南岳生物2024年的营收已达到6.4亿元。随着收购交易的完成,上海莱士将有望再次呈现“1+1>2”的发展效果。

  血液制品行业规模为王,企业在管理与生产环节的创新优化提升,有助于提升血液制品单吨价值。

  此次上海莱士一举拿下南岳生物,不仅是公司对过往成功路径的延续,也是海尔集团入主提出新战略规划以来,对践行“拓浆”战略的一次强有力展示。

  管理赋能与协同效益并举,探索行业革新之路

  海尔集团是市场中有名的并购整合专家。2016年,海尔集团以56亿美元收购美国通用电气家电业务。并购完成后,海尔并未派人参与管理,而是通过输出“人单合一”模式,再造了企业机制,从而实现扭亏为盈。美国通用家电并入海尔八年后,营业收入翻番,利润增长了3倍,成为美国市场排名第一的家电公司。海尔2024年财报显示,其北美市场年营收突破795亿元,占海外收入的半壁江山,美国大家电市场份额飙升至16.4%。时间证明了海尔集团前瞻魄力的正确性和投后管理能力的有效性。

  相比一些其他行业,血液制品行业的成长逻辑相对固定。在牌照、规模、技术早已决定行业竞争格局的情况下,以往的血液制品企业给人留下的印象是稳定、低调。在这个背景下,海尔带来的投后管理赋能以及盈康一生的协同效应有望在这样一个传统行业引发“鲶鱼效应”。

  上海莱士在定期报告中披露,海尔将支持公司在聚焦安全、优质、高效的基础上,坚持科创驱动,持续加大在基础研究、临床转化、产业升级方面的投入,探索生物制药前沿技术;同时,运用物联网场景解决方案来优化产业链管理,推进流程管理信息化、数智化升级。

  以创新生物药研发为例,上海莱士深耕行业多年,具备足够的技术研究基础和研发创新基因,如公司全球首创的活化蛋白C血友病单抗治疗产品SR604注射液,是血友病治疗上一种新的靶向治疗方法,正在开展多剂量、多次给药的II期临床研究,截至目前,全球尚无与该药物同靶点的产品上市。

  自成立以来,上海莱士始终以研发创新为发展核心,在关键治疗领域曾创造多个国内“首个”的创新突破:国内首创S/D病毒灭活的凝血因子Ⅷ、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原复合物产品,国内首创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等。

  而盈康一生则拥有研发平台孵化和大健康生态搭建能力。2024年4月,由盈康一生牵头,中国首个医工科技创新产业化平台——海医汇正式成立。平台的目标,在于瞄准创新赛道,加速医疗科技成果、临床需求转化成研究方向与产品。上海莱士、海医汇目前已开展包括全球首创白蛋白临床适用症拓展项目在内的多项临床研究,聚焦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发起科研攻坚。

  从成熟的工业制造能力、数智化能力、供应链管理,到物联网能力、创新式“人单合一”管理模式以及并购整合与全球化经营,海尔作为制造业巨头所擅长的基础与进阶能力,都将助力上海莱士逐步实现产业升级。

  发展核心竞争力构建长期护城河,规划清晰发展路径

  与大消费行业不同的是,上海莱士所在的生物制药行业本质上不存在所谓“品牌溢价”,决定企业核心价值的是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在海尔提出的规划中,上海莱士的新战略除了更聚焦当下发展的“拓浆”外,另一条主线被定义为“脱浆”,意为产品原料不再来源于血浆,不受原料限制,例如开发安全性和质量更稳定的基因重组产品。若“脱浆”愿景得以实现,意味着上海莱士将从血液制品企业升级为一家创新生物制药公司。

  产品端,海尔的创牌理念决定了上海莱士的未来发展仍将围绕采浆能力、血浆综合利用率等核心优势而发展。中国企业倘若缺乏自主的核心竞争力(品牌),这家企业自己可能会赚到钱,但长此以往,会让中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被边缘化,难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与突破。“海尔人立志不做小池塘里的大鱼,要做大海中的弄潮儿。”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如此形容海尔的创牌理念。因此,上海莱士被映射的是一张更长期、更宏伟的发展蓝图,未来不再被局限于“血液制品企业”的定位。在医药研发创新服务于国家战略以及海尔集团长远规划的支持下,上海莱士有望迎来更稳定、温和的治理架构与发展环境。

  市场端,海尔集团自身发展史就是一个成功的出海“范本”。未来,上海莱士的全球化发展也将充分受益海尔系的国际市场赋能。早在海尔入主之初,公司的出海规划或许已经初露端倪。依据海尔、基立福和上海莱士的合作协议,基立福或其指定关联方将协助莱士的静丙产品进行不同适应症的临床试验;同时,基立福还被任命为莱士静丙的境外经销商。这一约定,为上海莱士未来静丙出口提供了更强大的保障。

  收购南岳生物体现的是“立竿见影”,全面赋能代表的是“循序渐进”,明确的发展战略预示着“未来可期”。海尔入主一年以来,以“从中国血液制品行业领军企业,迈向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型生物制药公司”为目标,上海莱士既展现了快速发展的执行力,又表现出了以长期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战略定力。

  海尔表示,上海莱士将放眼全球,整合研发、制造、临床资源,在引领中国血液制品行业发展的基础上,努力成长为世界一流的生物制药企业。


“财经新闻网”的新闻页面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自媒体人、第三方机构发布或转载。如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

我们联系删除或处理,稿件内容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认同其内容数据或观点的真实性。

  • 声音提醒
  • 60秒后自动更新
  • 福布斯亿万富豪榜公布:贝索斯再夺冠,马化腾居于第20位!

    08:43
  • 中国联通的5G信号首次出现在两会上。记者3月1日上午在北京梅地亚两会新闻中心的现场看到,中国联通的5G信号已经实现了在新闻中心的全覆盖。

    09:53
  • 2018年全年跑路、失联、主办券商风险提示……这样的“黑天鹅”今年以来在新三板频频发生。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近20家新三板公司董事长失联。

    19:15
  • 12月12日,双十二来临之际,《南方周末》的一篇报道就解开了不少人的困惑,南极人品牌所有商品均不自己生产,品牌的拥有方南极电商只是品牌的运营方和吊牌的出售者。网上的南极人店铺有多少呢?目前南极人旗下全品牌授权经销商有846家,合作经销商3427家,授权店铺4442家。从2018年年初至今,南极人已经14次被国家质监部门及地方消费者协会拉入不合格产品黑名单。这样的滥授权,会不会毁掉南极人这个品牌?

    01:44
  • 【人大教授:社保新规若严格执行 企业负担将增长50% 】人大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马光荣表示,如果现有参保职工严格按照实际工资作为缴费基数,同时法定缴费率严格按照28%执行的话,整个企业部门的社保缴费负担上升50%左右,企业的用工成本会上升7.5%,企业的利润会下降8.2%。短期之内,因为工资有黏性,所以社保费负担的上升主要由企业承担;但是中长期看的话,用工成本上升导致部分制造业企业可能会出现外迁,工人工资会下降。

    08:00
  • 新华社援引专家分析认为,8月份菜价、肉价波动,主要是季节性因素所致,后期食品价格、服务价格、工业消费品价格仍将保持温和水平,通胀压力没有明显增加。

    08:00
  • 【洪磊:税收制度是私募基金健康发展的保障】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会长洪磊表示,税收制度是私募基金健康发展的保障。应当坚持税收法定原则,遵循《基金法》确立的基金属性和税收法律确定的规则,全面审视和调整基金行业税收政策。在私募基金税收征管过程中,应当明确区分作为管理人的合伙企业和作为基金产品的合伙企业,依合伙企业不同收入的性质,准确适用税种和税率。(中证报)

    08:00
  • 欧盟首席英国退欧事务谈判官Barnier:在未来6到8周达成脱欧协议是“现实的“。

    08:00
  • 欧盟首席英国退欧事务谈判官Barnier:我们有义务控制外部边界的商品流动。

    08:00
  • 美银美林:若在美国制造,iPhone可能贵20%。

    08:00
  • 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总裁Sanalla称,国家石油公司总部遇袭事件对石油生产没有影响。

    08:00
  • 【腾讯投资部否认投资子弹短信:并无此事】针对“投资子弹短信”一事,腾讯投资并购部回应,表示并无此事。罗永浩 之前在微博提到,子弹短信上线第二天腾讯投资部就打去电话,看看投资的情况。罗永浩称,子弹短信不足以挑战微信,但能拿10%-20%份额,做到几十亿甚至上百亿估值。

    08:00
  • 【部分长租公寓存在装修污染问题 亟待出台统一规范】近日,部分品牌长租公寓被曝出甲醛等空气污染物超标,有用户直指装修污染是对住户健康造成威胁的“元凶”。记者调查发现,部分长租公寓在光鲜的外表下,却存在着不容忽视的装修污染问题,亟待行业内部出台统一规范。(新华社)

    08:00
  • Fred’s(FRED)股价周一飙升,目前涨超50%;此前,该公司宣布以1.65亿美元的价格将一些药房档案出售给Walgreens。

    08:00
  • Fred’s(FRED)股价周一飙升,目前涨超50%。

    08:00